社区mall业态大“变奏;疫情下大众习惯变化;IP赋能购物中心;疫情之下的娱乐业态;


(点击标题,直达原文链接)

01

社区mall业态大“变奏”,如何在最坏时期抓紧最好机会

社区型购物中心业态升级进行时,无接触服务、新零售、健身运动、医疗康养等被疫情推到风口。

赢商云智库通过分析近三年社区型购物中心业态面积的占比变化,推论出社区消费的新需求结构,通过跟踪创新业态、新兴品牌发展特性,研判未来社区型购物中心业态迭代新风向。

1、餐饮业态“刚需”属性凸显,大品牌以小店模式进军社区;

2、零售、儿童亲子创新提速,新零售生鲜、黑科技、AI教育、“陪玩”服务缔造“家门口”商业2.0;

3、文体娱、生活服务品牌自我更新势能足,全天候、全方案的品牌进化增强社区商业渗透力。

02

疫情下大众习惯变化及零售新风向研究报告

举国抗疫中,大众日常消费习惯有何转变?

行为表象下,商业零售又隐藏着哪些潜在商机?

1、室内健身成为全年龄段需求,线上健身平台将更受追捧。

2、线上视讯/资讯类平台带拥有更多粘性客群。

3、新生代开始注重养生,食疗及养生将提前迎来年轻消费群。

4、青年试手自己买菜自己做饭,结合健康饮食趋势,将带动生鲜采购市场的需求提升。

5、“银发族”开始熟悉网络、银发消费将迎来春天。

03

文创IP为购物中心赋能已成新趋势,爆款IP的打造逻辑是什么?

为寻求创新和突破,文创业态越来越受到商场重视。自2015年以来,大悦城、凯德、太古、华润、龙湖等名企纷纷自创IP形象,以提升商场的 “内容竞争力”,所以文创IP与购物中心的融合也是一大趋势。

目前,国内众多IP的生命周期很短,尽管推出时关注度很高,但在很短的时间内用户注意力就会转移,IP的持续运营、价值变现越来越难。打造真正的超级IP,是一件持续性的事情,须以爆款策略为驱动,回归人性需求、纳入专业化运营,才能实现其长久的生命力。

04

“待业”中的线下娱乐业态,玩出了什么新花样?

线上娱乐项目“因祸得福”,而线下休闲娱乐业态却“危机四伏”。 虽然目前线下文娱消费场所几乎全面叫停,但危中有机,各个休闲娱乐业态正积极探索自救的办法,以渡过难关。

1、 电影院:部分影片放弃院线,转为线上播映;食品去库存,紧急止损;为疫情过后“做功课”,吸引观众回归影院。

2、 KTV:针对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场景与定制服务;增强线上线下融合;提高智能化程度。

3、 健身房:直播健身课火热,趁机维系粉丝。

4、 网咖电竞馆:提升社群运营能力,留住核心客户;电脑短期租赁营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