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购物者报告》;“自营”是降低空置率的不二之选吗?;购物中心如何掘金“微醺”经济;商场改办公?效果可能超乎想象


(点击标题,直达原文链接)

01

《2020年中国购物者报告》| 快速消费品市场增长稳健,新冠疫情引发购物者行为巨变

凯度消费者指数与贝恩公司最新发布的中国购物者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总体势头良好,增速达5.5%,较前两年稳中有升。与前几年相比,2019年出现了若干新趋势:

➤ 高端化步伐放缓;

➤ 部分品类的大众细分市场出现增长;

➤ 外资品牌以9.5%的增速领先于本土品牌的7%增幅,多年来首次实现反超。

然而,2020年一季度,消费者受疫情冲击缩减开支,快速消费品销售同比下滑达到了创纪录的6.7%。

02

“自营”是降低空置率的不二之选吗?3个问题值得提前考虑

早在2016年“新零售”概念风靡时,国内商业领域便达成了一个理念共识,即实体商业要从单纯的空间提供者转变为空间运营者,促使大批购物中心开始深入场景营造和对货品的管控。

疫情的持续影响下,品牌运营的稳定性降低,带来购物中心空置率的升高。由此,购物中心不得不从“房东”的身份中剥离出来,介入零售本质,考虑自营。当下,有不少购物中心对“介入零售本质”抱着观望的心态,对做法和成效有诸多犹豫之处。

今天,我们梳理了实体商业对零售的不同程度的介入方式,并分析其背后的成因、可行性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希望引发实体商业人的更多探讨。。

➤ 实体商业介入零售分3个层面;

➤ 深入供应链:难度最大的终极竞争;

➤ 成本控制考虑3点:利润率、专业化运营程度、规模效应;

➤ 合作方的两大选择标准:补足资源短板、激发内生创造力;

03

餐饮也玩跨界,购物中心如何掘金“微醺”经济?

“麻烦给我的爱人来一杯Mojito,我喜欢阅读她微醺时的眼眸”。“微醺浅醉”是个新蓝海吗?此前星巴克、奈雪的茶等都曾推出过含酒精类饮品,近日百胜旗下Taco Bell华南首店上市了高颜值鸡尾酒,与餐桌、酒吧的豪饮不同,时尚、新鲜、社交等是其标签,年轻人为主要消费群体。

“少一点酒精,少一点正经”。正是敏锐洞察到新世代消费喜好与习惯的变化,在餐饮企业消费场景与内容趋同之下,大胆破局融合跨界,不仅反映着产品与空间创新,也是契合着消费需求变化的经营选择。

➤ 探店全新潮流“快休闲”Taco Bell;

➤ 品牌餐饮看好相继入局;

➤ 餐饮品牌掘金“酒”商机;

04

商场改办公?效果可能超乎想象

在美国,从2010年平均每年350亿的商场到访数跌到2018年的130亿左右,减少了接近三分之二。尤其是传统的大型零售店和百货公司相继倒闭,这些商户倒闭对购物中心的影响非常大,不仅会导致全美购物中心有大量大型铺位空出,还会对购物中心本身的动线和功能平面造成前所未有的影响。而商业市场一片萧条的当下,以硅谷科技公司为龙头的科技公司却一片欣欣向荣。科技公司的扩张也带来了对办公空间的极大需求,而这,为许多行将就木的购物中心提供了全新的自救之路。

➤ 美国购物中心改造的评估过程;

➤ 从购物中心到创意办公;

➤ MALL TO OFFICE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