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实体店,才是真的懂年轻人;商业会有「21天效应」吗;让商业街区变得更好逛的小“心机”; 小体量Mall如何用创新改写“命运”
2020-08-18
(点击标题,直达原文链接)
01
今年这样做实体店,才是真的懂年轻人!如果没有“超长待机”两个月,现在的实体商业会变成什么样?
从2月份开业的LV日本最大旗舰店、综合便利店Urban Famima !!到3月开业的星巴克温室花园店。这一个个接连开出的品牌新概念店似乎预示着某些消费趋势已经势不可挡。
➤ 独特人设“代言”圈层文化,以“认同感”连接年轻人;
➤ 前端流量抓手叠加业态效应,实现“1+1>2”;
➤ 看进消费者“心里”,创造他们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
➤ 抛掉Window Shopping的尴尬,离消费者近点,再近点;

02
商业会有「21天效应」吗?在行为心理学中,会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巩固至少需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从农历庚子鼠年春节突遇疫情到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半年多的时间确实足够让消费习惯发生某些改变,因需而变的商业也随之在潜移默化的变化着。
本文以疫情发生为时间节点,从消费者、业态、品牌及数字化维度,探寻其中的变与不变,希望能为这场未完待续的商业战“疫”提供阶段性归纳和思考。
➤ 在疫情防护常态化的现在,消费者习惯于通过何种渠道消费哪类商品;
➤ 从选址需求变化看疫情发生后,品牌还在开店吗;
➤ 在疫情发生前、发生时和未来,数据化及精准营销的影响力有多大;

03
让商业街区变得更好逛的小“心机”商业街区,不仅仅是一座城市永恒的主角,更是商业设计里探讨不尽的话题。同样,打造一条“好逛”的街区,不仅仅是众多建筑师的理想。出于差异化竞争的定位策略,展现独特商业消费场景,不少业主方对于真正有主题,有活力和有内涵的商业街区同样有追求。
么问题来了:是什么让一条街道变得“好逛”?“好逛、舒服、烟火气”这些和街区有关的形容词中,除却行业大佬们老生常谈的道理以外,其实在设计上自有细节,自有“心机”。
街区元素相互配合,突出了场景视觉的丰富多元;
理想的街区,不仅仅是让人渴望探索,更能让人渴望停留;

04
当“闭店潮”成主旋律,小体量Mall如何用创新改写“命运”?当前,随着城市副中心规划的发展,消费者对超大型购物中心的需求在降低。
有别于城市中以零售、餐饮、娱乐为主的“巨无霸”式的商业综合体,“小体量”商业开发成本低,受经济环境冲击较小,抗风险能力也较强,正逐渐成为城市商业地产寻求变革之际的“突围”关键。
但是“小而美”的小体量商业要发挥“大能量”,挑战重重。小体量商业对地段和项目操作能力要求更高,对客群定位要求更加精准,因此,小体量商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 “闭店潮”背景下,“小而美”商业体扎堆出现;
➤ 小体量Mall存在的问题;
➤ 小体量Mall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