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社群运营”的五个问题;“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老餐饮让年轻人上瘾;品牌「提速革命」靠什么变革;零售商业领域在这三方面的升级探索;
2020-10-27
(点击标题,直达原文链接)
01
是噱头还是趋势?关于商场“社群运营”的五个问题疫情的袭击,让商场对于社群运营的关注度直线上升。社群对商场而言,是一个很好的用户沉淀。不像微商短时间内实现“拉新-转化-裂变”那么简单粗暴,商场希望与顾客建立更紧密、长期、带有情感连结的关系。
最近我们正在摸索着制作短视频,一直泡在抖音上学习,刷到很多讲社群营销的视频,但要么效果夸大其词,要么方式过于急功近利。在商场的圈子里,“社群”也是近年的热门话题。尤其在经历年初疫情袭击之后,商场对于社群的需求更加强烈。
➤ 什么是社群运营,组建顾客微信群并发放福利吗?
➤ 社群运营和会员管理是重叠的吗?
➤ 为何“社群运营”多停留于宣传层面,落实难?
➤ 商场做好社群运营,将带来哪些价值?
➤ 商场做“社群”运营,有哪些经验分享?

02
“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老餐饮让年轻人上瘾活到了2020,餐饮老字号再不想“老”字当头。
吃得不cool,亦尝不出食物带来的味蕾幸福感,“倚老卖老”的狗不理、全聚德过气,是种必然。而“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的陶陶居,则活成了它们的反面。
跟上年轻人舞步,生于1880年的陶陶居,开始变得“好吃,好玩,好看”,各式联名营销在年轻人活跃的社交场中刷足存在感。陶陶居四年“年轻化”探路,宣告成功。
在餐饮业有个论断,“一个品牌3-5年就已经老了”。餐饮连锁品牌们,该如何通过“年轻化运动”重回主流?
➤ 换身新装、造个IP,让他记住“你是谁?”
➤ 快闪、跨界营销不止,土到极致也是潮;
➤ 爆款常有,没有卖不出只有想不到;

03
「提速革命」的背后,品牌靠什么变革?随着生活节奏的进一步加快,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以及精准营销的驱动,城市人群的消费习惯正在逐渐改变。在手机APP上动动手指,即能买到各类生活所需,90后们似乎更愿意将时间省下来睡个懒觉,打场《王者荣耀》,或是敷张面膜。为了满足这种“随时随地”的消费品购买需求,一场针对“身边经济”,以服务为触点的“提速革命”悄然展开。
➤ 盒马•新业态模式下的“提速”;
➤ 银泰百货×饿了么•高配速下的“定时达”;
➤ 苏宁家乐福•当日达“菜篮子”;
➤ 京东•1万个1小时生活圈;

04
零售商业领域在这三方面的升级探索,值得我们关注或受疫情的催化,在短暂沉寂之后,零售市场的变化和进阶非常迅速。消费者经过年初居家“修身养性”,对于生活品质的关注度更高;科技和数字化在时尚行业和商场的应用越来越深入。
我们观察到市场上一些新品牌或者新玩法,他们在商业场景、顾客体验、科技运用、商业玩法、个性化等很多方面都有体现,也推动着市场的不断升级。
不然,这些“难啃的硬骨头”,只会以狰狞之面目,带来狠狠的当头一棒。
➤ 场景在升级,沉浸式场景构建极致体验;
➤ 科技和数字化日益成为重要角色,与时尚和商业的结合更紧密;
➤ 模式和玩法在创新,精彩的体验和多元的收获;
